文化广角镜|去外滩“情人墙”谈恋爱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7-31 08:17:40

外滩“情人墙”,其实是老一辈上海人的俗称,它建在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的黄浦江边,全长约1700米,植满立体花卉,四季常青,美不胜收,使游人赏心悦目。

之所以唤它为“情人墙”,是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轻人流行去外滩“荡马路”“谈朋友”。这一点,我的父母深有感触。那时候,上海人普遍住房条件窘迫。父亲住在浙江路,母亲住在汕头路,虽然仅隔几条街,互相串门儿也是很方便的,但无奈家中空间狭小,兄弟姐妹又多,在众目睽睽下谈情说爱、呢喃低语,总免不了尴尬。

于是,年轻人选择去户外。可是,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哪来那么多咖啡馆、茶馆和酒吧可泡,出去“拍拖”无非是找地方散散步、聊聊天,数数“电线木头”。夜幕降临时,公园也关门了,外滩这个既安全又相对隐蔽的地方便吸引广大情侣不约而至。趴在粗糙无华的防汛墙上,吹吹江风,赏赏月色,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讲,就是“氛围感拉满”。试想一下,远远望去,在昏黄幽暗的路灯之下,数百上千对情侣,影影绰绰地挤在江边呈一字排开,乌压压好似一堵人墙,空前盛况十分壮观,“情人墙”的美名由此而来。


【资料图】

在物质资源比较匮乏的年代,“情人墙”给情侣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约会场所,更是一座真正的精神家园。说起来,也浪漫,也凄美。母亲告诉我,他们那代人谈恋爱主要就是靠“谈”的,没有手机和网络,相处时不易分神,一心一意只在于从交流互动中了解彼此,渴了在流动摊位上买一杯绿豆汤,饿了在小馆子里吃一碗阳春面,谈天论地,志趣相投,就是极大的满足。看场电影,属于“小资”,逢年过节,互赠些小礼物,属于“锦上添花”。总而言之,在那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年代,“谈朋友”也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大街小巷冒出了许多歌舞厅、咖啡馆、茶坊等,恋人们有了新去处,“情人墙”渐渐不再“吃香”。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荡马路”多么单调,如今年轻人的恋爱更像是一件奢侈品,形式丰富多样,开销节节攀升,或在高级饭店吃大餐,或在著名景区走马观花,或在体育馆内场听着演唱会……却时而给人“华而不实”的错觉——相对而坐,默默无言,埋头刷手机、抬手拍照片的场景触目皆然。

前两日,无意中又路过外滩“情人墙”,这里繁华气派、游人如织,我在熙来攘往的步履中,仿佛看到了父母们当年“荡马路”的模样,未曾“牵手”却“携手”,情到深处不言爱。

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当代诗人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记者 / 张雯婧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张雯婧

视频 / 张雯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