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变桑田,“海洋也能变火山”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景观     时间:2023-08-30 16:22:25

在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总是能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景观


(资料图)

那下面这些你是否都了解呢?

内陆地区沧海桑田的变化

会形成火山吗?

珍稀植物 杓兰

为什么放弃了热带环境

从而 选择的高海拔环境生存 ?

柴达木盆地竟然隐藏着神秘的 岩画 ?

鱼竟然也会飞?

如果你有疑问,不妨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新疆也有火山遗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身处内陆地区,板块稳定并且气候干旱, 沙漠戈壁广布 。

但就是这样一个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 竟然还藏有一片精彩的火山地质遗迹 。玛瑙滩、喷气锥、火山墙、火山口形成的椭圆盆……

这里是大名鼎鼎的 南湖戈壁 ,也叫 哈顺戈壁 ,古称八百里瀚海。从高空俯视,地面千沟万壑。沟壑两侧,不时有或大或小的山包,山包大多具有陡壁,它们是典型的 雅丹地貌 。

新疆哈密西南部的南湖戈壁广布

大面积的风蚀雅丹

然而就在这里,也发现了一片

与雅丹截然不同的地貌

图中的墙壁如同人工修建的岩石长城

它们并非长城或者雅丹

而是由古代火山裂隙式喷发形成的 熔岩墙

根据哈密地区《区域地质图》记载,南湖戈壁地表大多是第四纪(约从260万年前至今)的沉积物。在戈壁腹地,其岩层的成分主要是中性至酸性的喷发岩、砂岩、灰岩和粉砂岩。喷发岩就是火山岩,它证明石炭纪时期附近曾有火山活动。

为什么身处内陆地区的新疆会有火山遗迹景观呢?

图主体的岩石是一块从山体上崩塌掉落的岩浆岩

其实这里约在距今2.65亿至2.5亿年前的很长时间,这里曾被海水覆盖,之后海水退去,低洼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深水湖,湖中物质逐渐沉积,形成新的沉积层。

二叠世在石炭纪之后,也就是说石炭纪时南湖戈壁还是大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火山岩或许是由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 。

孤零零的黑色锥状山

曾是火山运动的喷气口

在南湖戈壁中有一片非常奇特的风景。多层低矮山体层层相套,山体均为椭圆形,拥有共同圆心,形成同心结构。较为明显的外圈椭圆形山体长轴约5公里,短轴约3公里。

通过无人机航拍来看,这片山体如同 大地的丹凤眼 ,也像巨型航船搁浅的痕迹。

据猜测,这是一片 古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痕迹 ,最外层椭圆形岩浆岩山体是较早时期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残留。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此地被称作“椭园盆”。

南湖戈壁睁开一只“丹凤眼”

如此精彩的火山地貌景观没有被人关注,也有客观原因。首先此地难以到达;其次即便到达,在地面也看不到椭圆的形态;第三,通过卫星遥感图或者乘坐飞机能够看到椭圆结构,可惜的是清晰度不够,细节难以体现。

或许只有等你身临其境,同时依靠无人机带回图像信息,才能揭开椭圆盆神秘的面纱。

在中国大陆遍寻杓兰

杓兰花朵外形奇特、色彩丰富而艳丽,叶片形状高雅,是 高山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最高的类群 ,因而近些年来受到国内自然爱好者的追捧。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处针叶林中

几丛黄花杓兰花开正艳

摄影/余天一

这种美丽的高山杓兰 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南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 。生长于海拔1800—3450米的林下、林缘、灌丛或多石的湿润草甸中。

每年 6月是黄花杓兰的盛花期 ,它们的植株高可达15—30厘米。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了34种杓兰。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就和黄花杓兰一样,如同高山隐士生活在深山之中。

宽口杓兰是杓兰家族中身形比较娇小可爱的种类

目前,全球已知有约48种杓兰,主要分布在东亚、北美、欧洲的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东亚共有约35种,我国则是 东亚地区 拥有 杓兰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拥有34种杓兰 (此外还有4种天然杂交种),是全球杓兰分布和分化的中心之一。

每种杓兰只会吸引特定的昆虫为其传粉

由于传粉者特化的原因

所以杓兰属中很少出现杂交种类

杓兰因其生境独特,远离尘嚣,所以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鲜有记载。

明初滇人兰茂的《滇南本草》中记载有“兰花双叶草”,但并未绘制其图形。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关于 杓兰属植物记载的实证 。清代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不仅记载了“兰花双叶草”,并附有绘图。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依据杓兰的植株形态即可对其进行基础性辨识

我国野生杓兰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多花直茎类、少花直茎类、双叶小花类和斑叶类

左侧图摄影/阿蒙 杨涛 余天一

右侧绘图/李聪颖

在漫长的演化路程中,杓兰放弃了热带亚热带丰厚的光热条件,选择走向了高海拔地区,忍受风霜雨雪的洗礼。

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杓兰属植物种数量最多、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很大关系 。在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气候变冷,杓兰属植物的先祖从喜温暖的亚热带植物逐渐演化成为适应冷凉气候的喜冷凉的植物,并随寒冷气候广泛分布在北半球。

喜食蚜虫的各种食蚜蝇会被引来取食

与此同时会不小心掉进花囊

在逃脱的过程中帮暖地杓兰实现传粉

摄影/余天一

除此以外,在欧洲等国,杓兰属植物也被称为“美神的拖鞋”,形象地描绘出杓兰的囊形唇瓣。而其中文名“杓兰”亦是十分形象。“杓”即勺,特指具有短粗柄的木勺,正是指杓兰具有传粉功能的特化唇瓣。

经学者研究发现

毛瓣杓兰会散发真菌的气味

并用叶子与花瓣上拟态的菌点

来吸引吃菌类的扁足蝇过来传粉

由于自身生长习性的局限,以及各种人为活动的破坏,使得不少杓兰属植物面临着生存威胁。

不过我国对杓兰属野生种群的保护工作近些来日益进步。2021年9月,国家发布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有29种野生杓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而暖地杓兰因其分布狭窄、人为破坏严重而位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内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强,如今国内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已经在石斛属、兜兰属中初见成效。

柴达木盆地的另一面:岩画群

柴达木盆地,在地理书上读到的它,是一个封闭、巨大的 山间断陷盆地 。

被 祁连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等环绕,位于青海西北部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然而,在辽阔无垠、干旱苍茫之外,这片荒野上还有另一道风景: 精彩的岩画群 。

图为海西最有代表性的卢森岩画

山丘的岩石上散布着20多组岩画,最大的一组有30平方米左右,其上密密麻麻刻凿着约100多个形象。

海西柴达木地区近30处岩画群的分布很有特点:它们基本都藏身在柴达木盆地 相对边缘 的地带,盆地最中心的腹心地带则没有发现。

把这些点连缀起来看,或密或疏,近似一个 环绕盆地的巨大环形画廊 。

图为青海海西主要岩画点分布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的岩画都有同一地点多次凿刻甚至“改写”之前岩画的情况,并非完成于一个时期、同一代人

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2600米到3200米,本就是 我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 的。

而这里的岩画则更位于 盆地的高处 ,多分布在 盆地边缘 的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及余脉的石壁上,或是出山河流的河谷台地上。

岩画最重要的主题和功能,就是 先民与天、神灵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图中,一匹线条流畅的岩画骏马伫立在荒原上,海西岩画中多见马和骑马者的形象

一些岩画中的动物有奇异的变形,如虎爪被刻画成鸟足形,鹿嘴则呈鸟喙形,这些动物则是先民巫术仪式中通天的助手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祁连山、昆仑山都是 神山 ,“昆仑”“祁连”在古语中也都有 “天” 的含义。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海西岩画多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较边缘的地方——那是 神山的“势力范围” 。

图为海西岩画中《鸟卜巫师》的拓片,有骆驼、人、日、月。人物身着长袍,头戴头饰,左手举一只鸟。

其年代跨度很大, 最早在石器时代,晚的则在唐代前后 (唐以后也有少量存在,但制作比较粗糙)。

图为海西的怀头他拉岩画

研究者们认为岩石上的岩画可分为好几个时期,早期以动物造型为主,晚期则出现了藏传佛教的符号。

一幅岩画,穿越了漫长的时光。

摄影/肖永明

山地、绝壁、台地……荒原将成百上千幅岩画高高举起,展示给时光、天空和风沙,成为盆地一道古老而神秘的“镶边”。

图为巴里河滩岩画

我国是岩画丰富的国家,东起大海之滨,西达青藏高原,北至黑龙江畔,南到海南岛。

海西柴达木地区的岩画有除了牦牛、羊、骆驼、马、鹿、狼、豹、鸟等形象外,还有狩猎、武士对战、辕车、祈祷的巫师等主题。

飞鱼:鱼,为什么会飞?

飞鱼并不是一种鱼类,而是 颌针鱼目下飞鱼科鱼类的统称 ,广布于全球的 热带和暖温带海域 ,我国海域分布有其中35种。

“鱼身而鸟翼” 是对飞鱼科鱼类外形的最准确描述,所有飞鱼都生有一对特化的 宽大胸鳍 ,飞鱼的鳍尖而狭长,外形 如鸟翼般优雅而舒展 。

虽然名中有“飞”,飞鱼却并不能像鸟类那样依靠大幅度地上下扇动翅膀来提供动力,只能展开 宽大的胸鳍借助气流滑翔 。

除了宽大的胸鳍之外,飞鱼的 尾鳍 也为了适应滑翔而产生了特化,它们的尾鳍下叶远比上叶要长。

尽管不能像鸟类那样实现真正的飞行,飞鱼却是 擅长驾驭气流 的滑翔大师,它们可以在空中滑翔30—45秒,最远滑翔距离可达400米,这样的滑翔能力在所有的滑翔动物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飞鱼是典型的 大洋洄游型鱼类 ,每年只在特定时间游经特定的海域,而且它们通常在远海活动。

在东亚和东南亚海域,飞鱼的迁徙路线基本上与 黑潮 的流经路线重合,这道暖流自 菲律宾向北穿过我国的南海以及台湾东部海域,抵达日本沿海 。

这张精彩的照片拍摄于我国南海海域,海面上的飞鱼奋力拍打尾鳍准备升空,而一只红脚鲣鸟的亚成体在它的身后紧追不舍。

摄影/程斌

温暖、食物丰富的洋流吸引了包括飞鱼在内的很多鱼类。从菲律宾、我国南海、我国台湾到日本,不同的地域都有 捕捞、食用飞鱼的文化 ,可以说是一条沿着黑潮路线形成的 “飞鱼文化带 ”。

一些种类飞鱼的幼鱼在身体和胸鳍、尾鳍上长满色彩斑斓的斑纹。

黑尾须唇飞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幼鱼华丽的“迷彩”让它们看起来仿佛在海中翩然起舞的蝴蝶。

我们所吃的鱼籽盖饭和鱼籽寿司等美食上令人食欲大增的橙红色鱼籽,大部分都是经过 食用色素染色后的飞鱼卵。

本文分别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8月文章:

《哈密南湖戈壁 罗布泊之北有一片火山遗迹?》

《在中国大陆寻找杓兰 自然摄影师与31种野生杓兰的故事》

《飞鱼 鱼身而鸟翼,展“翅”天海间》

《海西岩画群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环形画廊”》

审图号 GS 京(2023)1474号

发现一个“D”

中国多样性最集中的地方

撰文/单之蔷

天下万寿宫

中国明清经济版图中的“江右印章”

撰文/邓勇 摄影/邓勇等

哈密南湖戈壁

罗布泊之北有一片火山遗迹?

撰文/刘新国 摄影/赖宇宁 等

在中国大陆遍寻杓兰

撰文/阿蒙 摄影/彭建生 等

看新西兰的 另一个视角

天象

撰文/李文斐 摄影/李文斐 等

飞鱼

鱼身而鸟翼,展“翅”天海间

撰文/刘毅 摄影/张帆 等

欧洲重要气源地, 未来可能输气到中国

由俄罗斯的欧洲“气库”引出的 能源安全随想

撰文/葛利 东岳 摄影/金峰(Justin Jin)

海西岩画群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环形画廊”

撰文/钟言 摄影/孙海波 等

闽江复航

曾经接山连海的大通道 能否重现航运盛况?

撰文/高雨 摄影/冯木波 等

微信编辑:堃堃、倩倩

话题

新疆戈壁和柴达木盆地还有哪些你熟悉的景观?

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2023年01月丨 它的再次蓄力,能让江西重回巅峰吗?

2023年02月丨

在江西,走进地道古徽州

2023年03月丨

从福建石沪到“海峡石沪群落”

2023年04月丨

如果天空也有发型,会是什么样?

2023年05月丨

青海出了个“红河谷”!

2023年06月丨

天山竟然有座“古堡群”?

2023年07月丨

中国本土极光,命里带红?

标签: